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现状分析

经济学家李迅雷:我国出过国人数不到10%,出国游增长将下降,旅游业拉动内需被高估,你怎么看

拉动旅游发展,防止过度海外旅游,国家出台关于完善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法出台,规定每年每个人或者每户家庭,有二次出国旅游机会,国内旅游不限制,超过每年二次出国旅游,第三次或者以上多出去一次提高一次缴纳出界旅游税和消费税的提高,国内旅游可以在现有免个人所得税上减免,既促进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又可以把收入放在中国,防止过去一到节日期间去韩国等地旅游中国人把钱流向海外国家

旅游拉动内需被高估是可能存在的,毕竟在一般人的消费生活中,旅游是第二需求范畴。

首先,讨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提出有多少人出过国的比例或数字,跟此前有人指出的有多少坐过飞机一样,都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

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境游,计数的单位都是“人次”,也就是一亿人每人每年出国一次,跟一千万人第人每年出国十次,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出过国人数是1%,还是出过国的人数为10%,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其次,从统计数据上看,这几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还是递增的,2016年1.22亿人次,2017年1.29亿人次,2018年1.4亿人次,还是向上走的阶梯,增幅逐步收窄是正常的。

毕竟国外必玩的地方就那么些,走了一个地方就少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了好多次的人毕竟是少数,出口游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增长见识、维持亲情的奢侈项目,没事总往国外跑实力也不允许啊。所出国游增长没有下降,但是出国游的增长幅度有收窄是事实。

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出国游增长幅度有收窄,李迅雷认为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这也是事实。但对消费能力而言,并没有构成大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破90万亿关口,人均美元GDP也近万。不过,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令人消费者的消费产生谨慎心态肯定是有的。从统计局数据看,2018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为6.8%、6.7%、6.5%、6.4%,增速如同倒金字塔,下行压力确有体现。

第三,李迅雷说的,旅游业拉动内需被高估,可能从统计数据的对比上看是这样的。从实际意义上讲也是如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能期待过高。

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中国高了不少,但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2.7%。公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3%。李讯雷说的高估是指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报告指旅游业占GDP总量的11.04%,当然它的统计口径是综合贡献度,有往大处着手的意思。客观来讲,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更为直观、客观。

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旅游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庞大的消费群体,更在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此外,无论如何,尽快提升人均收入,才是扩大内需的不二法宝。

旅游热增速减缓将出现拐点。无论是出国游还是国内游,热闹一阵,时髦或将过去。

因为旅游并不适合华夏民族,饮食文化才是经久不衰的生活享受。很多吃瓜群众旅游完全是凑热闹,买买买,其结果素质没有提高,倒是拉动了日本韩国的商品销售。

出国人数逐年下降是必然现象,毕竟文化不同,出国旅游去过几次就可以了。普通老百姓不可能每年都去游不同国家,而更多的人出国的主要目的是购物;买入无关税的产品,并非旅游观赏。

所以,出国游的潜力被高估了,而国内游,大部分景区也都雷同。都是坐车爬山吃饭拍照,千篇一律。

所以未来旅***业需求增长有限,并不是某些专家吹嘘得那样爆发增长。